高品质音乐格式,音乐格式 有哪些 什么格式音质最好
音乐格式分无损和有损两种。目前比较流行的无损格式有SACD、CDA、APE、FLAC、AIFF等,有损格式主要有MP3、AAC、WMA等等。所有音乐格式中音质最好,但体积也是最大的格式莫过于SACD,它是一种音质超过CD的音乐格式,对器材的要求比较高。若是一般人基本听不出来SACD与其他无损格式的区别,因此它属于音乐发烧友的格式。
在有损格式中,同一高品质源文件转换的情况下,AAC音质较好。AAC是Apple的一种通行的音乐格式,对苹果设备有着很好的兼容性,而且体积也比较小,适合导入随身设备中去听。
本答案纯原创,转载请注明,原作者lyz10samj。
若我的答案能对你有些许帮助,请采纳!
原则上没有什么最好,只是编码或压缩格式不同,大致上有:
1、PCM编码
PCM 脉冲编码调制是Pulse Code Modulation的缩写。前面的文字我们提到了PCM大致的工作流程,我们不需要关心PCM最终编码采用的是什么计算方式,我们只需要知道PCM编码的音频流的优点和缺点就可以了。PCM编码的最大的优点就是音质好,最大的缺点就是体积大。我们常见的Audio CD就采用了PCM编码,一张光盘的容量只能容纳72分钟的音乐信息。
2、WAVE
这是一种古老的音频文件格式,由微软开发。WAV是一种文件格式,符合 PIFF Resource Interchange File Format规范。所有的WAV都有一个文件头,这个文件头音频流的编码参数。WAV对音频流的编码没有硬性规定,除了PCM之外,还有几乎所有支持ACM规范的编码都可以为WAV的音频流进行编码。很多朋友没有这个概念,我们拿AVI做个示范,因为AVI和WAV在文件结构上是非常相似的,不过AVI多了一个视频流而已。我们接触到的AVI有很多种,因此我们经常需要安装一些Decode才能观看一些AVI,我们接触到比较多的DivX就是一种视频编码,AVI可以采用DivX编码来压缩视频流,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的编码压缩。同样,WAV也可以使用多种音频编码来压缩其音频流,不过我们常见的都是音频流被PCM编码处理的WAV,但这不表示WAV只能使用PCM编码,MP3编码同样也可以运用在WAV中,和AVI一样,只要安装好了相应的Decode,就可以欣赏这些WAV了。
在Windows平台下,基于PCM编码的WAV是被支持得最好的音频格式,所有音频软件都能完美支持,由于本身可以达到较高的音质的要求,因此,WAV也是音乐编辑创作的首选格式,适合保存音乐素材。因此,基于PCM编码的WAV被作为了一种中介的格式,常常使用在其他编码的相互转换之中,例如MP3转换成WMA。
3、MP3编码
MP3作为目前最为普及的音频压缩格式,为大家所大量接受,各种与MP3相关的软件产品层出不穷,而且更多的硬件产品也开始支持MP3,我们能够买到的VCD/DVD播放机都很多都能够支持MP3,还有更多的便携的MP3播放器等等,虽然几大音乐商极其反感这种开放的格式,但也无法阻止这种音频压缩的格式的生存与流传。MP3发展已经有10个年头了,他是MPEG(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3的简称,是MPEG1的衍生编码方案,1993年由德国Fraunhofer IIS研究院和汤姆生公司合作发展成功。MP3可以做到12:1的惊人压缩比并保持基本可听的音质,在当年硬盘天价的日子里,MP3迅速被用户接受,随着网络的普及,MP3被数以亿计的用户接受。MP3编码技术的发布之初其实是非常不完善的,由于缺乏对声音和人耳听觉的研究,早期的mp3编码器几乎全是以粗暴方式来编码,音质破坏严重。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导入,mp3编码技术一次一次的被改良,其中有2次重大技术上的改进。
VBR:MP3格式的文件有一个有意思的特征,就是可以边读边放,这也符合流媒体的最基本特征。也就是说播放器可以不用预读文件的全部内容就可以播放,读到哪里播放到哪里,即使是文件有部分损坏。虽然mp3可以有文件头,但对于mp3格式的文件却不是很重要,正因为这种特性,决定了MP3文件的每一段每一帧都可以单独的平均数据速率,而无需特别的解码方案。于是出现了一种叫VBR(Variable bitrate,动态数据速率)的技术,可以让MP3文件的每一段甚至每一帧都可以有单独的bitrate,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在保证音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限制了文件的大小。这种技术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但要运用确实是一件难事,因为这要求编码器知道如何为每一段分配bitrate,这对没有波形分析的编码器而言,这种技术如同虚设。正是如此,VBR技术并没有一出现就显得光彩夺目。
1、无声时代的FLC
FLC、FLI是Autodesk开发的一种视频格式,仅仅支持256色,但支持色彩抖动技术,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很真彩视频区别不是很大,不支持音频信号,现在看来这种格式已经毫无用处,但在没有真彩显卡没有声卡的DOS时代确实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选择。最重要的是,Autodesk的全系列的动画制作软件都提供了对这种格式的支持,包括著名的3D Studio X,因此这种格式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视频编码水平。直到今日,仍旧有不少视频编辑软件可以读取和生成这种格式。但毕竟廉颇老矣,这种格式已经被无情的淘汰。
2、载歌载舞的AVI
AVI——Audio Video Interleave,即音频视频交叉存取格式。1992年初Microsoft公司推出了AVI技术及其应用软件VFW(Video for Windows)。在AVI文件中,运动图像和伴音数据是以交织的方式存储,并独立于硬件设备。这种按交替方式组织音频和视像数据的方式可使得读取视频数据流时能更有效地从存储媒介得到连续的信息。构成一个AVI文件的主要参数包括视像参数、伴音参数和压缩参数等。AVI文件用的是AVI RIFF形式,AVI RIFF形式由字串“AVI”标识。所有的AVI文件都包括两个必须的LIST块。这些块定义了流和数据流的格式。AVI文件可能还包括一个索引块。
只要遵循这个标准,任何视频编码方案都可以使用在AVI文件中。这意味着AVI有着非常好的扩充性。这个规范由于是由微软制定,因此微软全系列的软件包括编程工具VB、VC都提供了最直接的支持,因此更加奠定了AVI在PC上的视频霸主地位。由于AVI本身的开放性,获得了众多编码技术研发商的支持,不同的编码使得AVI不断被完善,现在几乎所有运行在PC上的通用视频编辑系统,都是以支持AVI为主的。AVI的出现宣告了PC上哑片时代的结束,不断完善的AVI格式代表了多媒体在PC上的兴起。
说到AVI就不能不提起英特尔公司的Indeo video系列编码,Indeo编码技术是一款用于PC视频的高性能的、纯软件的视频压缩/解压解决方案。Indeo音频软件能提供高质量的压缩音频,可用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和多媒体应用方案等。它既能进行音乐压缩也能进行声音压缩,压缩比可达8:1而没有明显的质量损失。Indeo技术能帮助您构建内容更丰富的多媒体网站。目前被广泛用于动态效果演示、游戏过场动画、非线性素材保存等用途,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AVI编码技术。现在Indeo编码技术及其相关软件产品已经被Ligos Technology 公司收购。随着MPEG的崛起,Indeo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3、容量与质量兼顾的MPEG系列编码
和AVI相反,MPEG不是简单的一种文件格式,而是编码方案。
MPEG-1(标准代号ISO/IEC11172)制定于1991年底,处理的是标准图像交换格式(standard interchange format,SIF)或者称为源输入格式(Source Input Format,SIF)的多媒体流。是针对1.5Mbps以下数据传输率的数字存储媒质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编码(MPEG-1 Audio,标准代号ISO/IEC 11172-3)的国际标准,伴音标准后来衍生为今天的MP3编码方案。MPEG-1规范了PAL制(352*288,25帧/S)和NTSC制(为352*240,30帧/S)模式下的流量标准, 提供了相当于家用录象系统(VHS)的影音质量,此时视频数据传输率被压缩至1.15Mbps,其视频压缩率为26∶1。使用MPEG-1的压缩算法,可以把一部120分钟长的多媒体流压缩到1.2GB左右大小。常见的VCD就是MPEG-1编码创造的杰作。MPEG-1编码也不一定要按PAL/NTSC规范的标准运行,你可以自由设定影像尺寸和音视频流量。随着光头拾取精度的提高,有人把光盘的信息密度加大,并适度降低音频流流量,于是出现了只要一张光盘就存放一部电影的DVCD。DVCD碟其实是一种没有行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更谈不上是国际标准的音像产品。
当VCD开始向市场普及时,电脑正好进入了486时代,当年不少朋友都梦想拥有一块硬解压卡,来实现在PC上看VCD的夙愿,今天回过头来看看,觉得真有点不可思议,但当时的现状就是486的系统不借助硬解压是无法流畅播放VCD的,上万元的486系统都无法流畅播放的MPEG-1被打上了贵族的标志。随着奔腾的发布,PC开始奔腾起来,直到后来Windows Media Player也直接提供了MPEG-1的支持,至此MPEG-1使用在PC上已经完全无障碍了。
MPEG-2(标准代号IOS/IEC13818)于1994年发布国际标准草案(DIS),在视频编码算法上基本和MPEG-1相同,只是有了一些小小的改良,例如增加隔行扫描电视的编码。它追求的是大流量下的更高质量的运动图象及其伴音效果。MPEG-2的视频质量看齐PAL或NTSC的广播级质量,事实上MPEG-1也可以做到相似效果,MPEG-2更多的改进来自音频部分的编码。目前最常见的MPEG-2相关产品就是DVD了,SVCD也是采用的MPEG-2的编码。MPEG-2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用处,就是让传统的电视机和电视广播系统往数码的方向发展。
MPEG-3最初为HDTV制定,由于MPEG-2的快速发展,MPEG-3还未彻底完成便宣告淘汰。
MPEG-4于1998年公布,和MPEG-2所针对的不同,MPEG-4追求的不是高品质而是高压缩率以及适用于网络的交互能力。MPEG-4提供了非常惊人的压缩率,如果以VCD画质为标准,MPEG-4可以把120分钟的多媒体流压缩至300M。MPEG-4标准主要应用于视像电话(Video Phone),视像电子邮件(Video Email)和电子新闻(Electronic News)等,其传输速率要求较低,在4800-64000bits/sec之间,分辨率为176X144。MPEG-4利用很窄的带宽,通过帧重建技术,压缩和传输数据,以求以最少的数据获得最佳的图象质量。
MJPEG,这并不是专门为PC准备的,而是为专业级甚至广播级的视频采集与在设备端回放的准备的,所以MJPEG包含了为传统模拟电视优化的隔行扫描电视的算法,如果在PC上播放MJPEG编码的文件,效果会很难看(如果你的显卡不支持MJPEG的动态补偿),但一旦输出到电视机端,你立刻会发现这种算法的好处。
4、属于网络的流媒体
RealNetworks RealVideo,采用的是 RealNetworks 公司自己开发的 Real G2 Codec,它具有很多先进的设计,例如,SVT (Scalable Video Technology);双向编码(Two—Encoding,类似于VBR)。RealMedia 音频部分采用的是 RealAudio ,可以接纳很多音频编码方案,可实现声音在单声道、立体声音乐不同速率下的压缩。最新的RealAudio竟然采用ATRAC3编码方案,以挑战日益成熟的MP3。
Windows Media,视频编码采用的是非常先进的 MPEG-4 视频压缩技术,被称作 Microsoft MPEG-4 Video Codec,音频编码采用的是微软自行开发的一种编码方案,目前没有公布技术资料,在低流量下提供了令人满意的音质和画质。最新的Windows Media Encoding Utility V8.0将流技术推向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常见的ASF、WMV、WMA就是微软的流媒体文件。 事实上我们常见的MPG文件,也具有流媒体的最大特征——边读边放。
酷狗中的高品质是320kbs,mp3格式,而无损音质都是ape,flac格式的,高品质应该说还是经过数据压缩过的,是有损的,无损音质是最好的音质,是原音记录。 1、可以在酷狗音乐中点击歌单的一首音乐,然后右键弹开小菜单找到歌曲信息,如图。 2、然后再选择歌曲信息查看歌曲格式,打开如图。 扩展资料: 1、MP3 MP3格式诞生于八十年代的德国,所谓的MP3也就是指的是MPEG标准中的音频部分,也就是MPEG音频层。根据压缩质量和编码处理的不同分为3层,分别对应 *.mp1 / *.mp2/ *.mp3 这3种声音文件。 2、MIDI MIDI(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格式被经常玩音乐的人使用,MIDI允许数字合成器和其他设备交换数据。MID文件格式由MIDI继承而来。MID文件并不是一段录制好的声音,而是记录声音的信息,然后再告诉声卡如何再现音乐的一组指令。 3、WMA WMA (Windows Media Audio) 格式是来自于微软的重量级选手,后台强硬,音质要强于MP3格式,更远胜于RA格式,它和日本YAMAHA公司开发的VQF格式一样,是以减少数据流量但保持音质的方法来达到比MP3压缩率更高的目的。
APE与FLAC音质是最好的,我现在爱上有APE,在国内应用比较广泛,歌曲资源易获得。
APE与FLAC的比较
在音频压缩领域,有两种压缩方式,分别是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我们常见到的MP3、WMA、OGG被称为有损压缩,有损压缩顾名思义就是降低音频采样频率与比特率,输出的音频文件会比原文件小。另一种音频压缩被称为无损压缩,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说的主题内容。无损压缩能够在100%保存原文件的所有数据的前提下,将音频文件的体积压缩的更小,而将压缩后的音频文件还原后,能够实现与源文件相同的大小、相同的码率。目前无损压缩格式有APE、FLAC、WavPack、LPAC、WMALossless、AppleLossless、La、OptimFROG、Shorten,而常见的、主流的无损压缩格式目前只有APE、FLAC。下面就针对这两种无损压缩格式进行一下对比!
APE是M's Audio,一种无损压缩格式。这种格式的压缩比远低于其他音频格式,但能够做到真正无损,同时其开放源码的特性,也获得了不少音乐发烧友的青睐。在现有不少无损压缩方案中,APE是一种有着突出性能的格式,令人满意的压缩比以及飞快的压缩速度,在国内应用比较广泛,成为了不少朋友私下交流发烧音乐的选择之一。
目前,基于国产炬力ATJ 2097解码芯片的MP3大厂中,已有厂商如:昂达的VX939、台电科技的C133+、oppo支持APE格式!
FLAC是Free Lossless Audio Codec的简称,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无损压缩格式,名气不在APE之下!该格式的源码完全开放,而且兼容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平台。它的编码算法相当成熟,已经通过了严格的测试,当在编码损坏时依然能正常播放。另外,该格式是最先得到广泛硬件支持的无损格式,世界知名数码产品如:Rio公司的硬盘随身听Karma,建伍的车载音响MusicKeg以及PhatBox公司的数码播放机都能支持FLAC格式。
目前采用闪存芯片的随身听还少有支持FLAC无损压缩格式,但就在近日,国内知名厂商台电科技的TL-T19第二代双核心电影MP3,已经宣布对FLAC无损压缩格式的支持,这是国内目前为止第一款支持FLAC无损压缩格式的电影MP3,也是目前世界上少有的几款支持FLAC音乐的闪存MP3。
前面已经说明,无损压缩是在保证不损失源文件所有码率的前提下,将音频文件压缩的更小,也就是说这两种音频格式都能保证源文件码率的无损。但两种压缩格式毕竟为两种压缩算法,下面列举一下两种压缩格式的异同点:
相同点:
一、压缩比决定无损压缩文件所占存储空间
FLAC与AEP的压缩比基本相同,FLAC的压缩比为58.70%,而APE的压缩比则要更高一些,为55.50%,都能压缩到接近源文件一半大小。
二、编码速度考验用户的耐心,速度快者优
非常值得赞扬的是,FLAC与APE的编码速度都相差无几,这是因为两者的压缩技术是开源的,开发者可以借鉴两者在编码上的不同优势进行开发,不过目前编码速度最快的是WavPack和Shorten两种无损压缩格式,但这两种格式的非开源性限制了其普及。
三、平台的支持决定普及度
音频压缩不但需要硬件的支持,也需要的软件的支持,因此能够被更广泛的平台支持,也就意味着被更多用户使用。FLAC与APE在这方面做的都非常出色,能够兼容所有系统平台,现在无论您是Windows用户还是众多版本的Linux用户,哪怕您是Mac OS的忠实FANS,都无需担心无法使用FLAC或APE。
四、两者的开源特性,完全免费的技术
两者的开源特性,意味着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可以免费使用这两种压缩技术,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可以修改和发布基于这两种技术的新产品,这给众多MP3厂商降低成本提供了有力保障,且消费者也能够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购买到只有世界级MP3(例如:iPod支持FLAC)才支持的无损压缩音频、CD级的音质表现!
不同点:
一、自我纠错能力,谁更人性化?
很多消费者都经历过MP3的爆音问题,然后归咎于MP3质量有问题,其实,很大一部分爆音是因为音频压缩过程中,编码的微小损坏,造成在解码时,处理出来的数据与音频不一致,导致爆音现象。无损格式压缩的不好也会导致编码损坏,而在处理这种问题时,FLAC的会以静音方式代替有损部分,而APE的处理则与常见的有损压缩格式处理的方式相同,以爆音方式代替有损部分。这一点FLAC设计的更人性化!
二、优化的编码结构,决定了解码的速度!
由于编码方式的不同,将影响两种无损压缩格式的解码速度,通常FLAC的解码速度比APE快30%,这是因为,FLAC只需执行整数运算,而无需执行占用系统更高频率和更大数据处理量的浮点运算。基于这一点,一般硬件均可完美实现实时解码。
三、方便的资源获取,意味着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与支持
无论FLAC还是APE,在资源获取上,两者都能通过网络搜索轻松获得!
通过以上的对比,相信很多用户对FLAC和APE的认识更加深了一些,单从技术角度讲,FLAC要明显比APE优秀,原因在于,FLAC是第一个开源的且被世界公认的无损压缩格式,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级开发高手对FLAC进行免费的开发与技术完善,同时,FLAC有广泛的硬件平台的支持,几乎所有采用便携式设计的高端解码芯片都能够支持FLAC格式的音乐,FLAC第三个优势在于:优秀的编码使得硬件在解码时只需采用简单的整数运算即可,这将大大降低所占用的硬件资源!不过两种公开的技术具有极强的互补性,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全面超越另一方!
以上2种格式的看楼主喜欢了,音质上听不出什么区别的,资源在电驴上很多,最好用foobar2000音频播放器,这个放出来的音质相对其他的好很多。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8754.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132847.htm
“HQ”音乐即“High Quality”(高品质版)的简称,高品质是高码率的,它的声音的保留的原汁原味,如192mps以上的“MP3”文件。 普通品质就是“MP3”的,“MP3”由“CD”压制而成; 最低品质是“WMA” 相当于录的; 音乐品质最高是“FIAC”和“ape ”意思是无损音乐 。 扩展资料: “酷狗音乐”一直在数字音乐发展上大胆尝试,先后与几十家唱片公司、版权管理机构合作探索发展,积累了数万首数字音乐版权,并在推动广范围的跨行业、跨平台合作上做出努力,在艰巨的全球音乐数字化进程中作出自身的贡献。 酷狗(KuGou)拥有超过数亿的共享文件资料,深受全球用户的喜爱,拥有上千万使用用户。
HQ:High Quality的缩写,意思是“高品质”。 SQ:Super Quality,是“超高品质”音质,当然相应地,音乐文件占的存储空间更大。 扩展资料SQ音乐是由腾讯QQ公司首推的Super Quality(超品质)音乐.简称SQ,采用APE和FLAC无损格式,100%保存所有声音细节,让您体验原汁原味的CD音质。绿钻用户专享SQ音乐下载特权。 High Quality(高品质版)的简称。MP3由CD压制而成,压制的码率越高,音质损失越小,压制的码率越低,音质损失越大,当前主流的标准码率为128kbps。高于128kbps的192kbps、320kbps就称为高品质音乐,320kbps的MP3已接近CD音质。目前,百度音乐等主流音乐媒体都已经提供高品质音乐的下载。 参考资料hq百度百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