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教程网

清明寒食是为了纪念谁,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来源:视频教程网 作者:吴老师 时间:2023-05-02 20:39:00

目录

1,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清明节前一天叫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介子推而设的。介子推曾跟随晋文公重耳在外流亡列国,还救过晋文公的命。晋文公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后,介子推就和母亲隐居到了绵山。晋文公派人去请,可他始终不肯相见。于是,晋文公就想了个办法,下令放火烧山,想用这个办法逼介子推下山。可介子推依然不肯下山,和自己的母亲死在了一棵烧焦的柳树下。晋文公大哭一场,将介子推母子葬在柳树下,然后下令将烧山的日子定位寒食节,每年这天全国禁忌烟火,只吃冷食。 ——以上内容摘自米莱童书《田野里的自然历史课》

2,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人介子推。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 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 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扩展资料: 寒食文化以忠孝为核心的内涵以及由忠孝延伸而来的诚信,是介子精神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民族根祖文化的基础,也是维系民族、家庭团结的道德力量。 更是聚民心,凝国魂,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活动方式和精神理念。介之推所追求的政治清明,是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愿望,对于当代进行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从唐代宫中寒食节放假七日踏青春游,演变为今天的“旅游黄金周”;由寒食禁火,演变为今天的护林防火;由寒食插柳,演变为今天的全民植树造林;由蹴鞠,演变为今天风靡全球的足球运动,意义可谓深远,不可低估。 同时,寒食节2640年的演变,是对中国古代社会多个阶层意识形态的反映,是当代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学的重要线索之一。

更新时间 2023-05-02 20: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