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波妻子发长文,周立波回应说了什么?
周立波今早微博发文回应风波,重申:此枪非彼枪。 近日,本人在美国受到法律指控,案件正在审理之中,相信最终一定会还本人清白。在此,对引起的打扰再表歉意。但请大家不要过度解读我的言语,例如我上篇微博中提到“自小玩枪舞棍”,因限于微博字数不便展开,原意是指我从小养成的贪玩的个性容易闯祸…以后要加强自律。但这却被某些人恶意解读成我承认持枪。在此重申:此枪非彼枪,事情的原委不便谈及,这也是我对美国法律的最基本尊重…切勿以己之念夺他人之实…我相信法律自会尊重事实还我清白。 此外,关于我微博中提到的私德公德,有人认为两者不应分离,我想强调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私德被过分关注而公德被极度忽视,以至于以私德覆盖了公德,私德往往被理解成就是道德的全部。私德出事,口诛笔伐,公德出事,下不为例。所以我才提出私德公德的概念,只是提醒关注并无替己辩解的意图。尼克松的“水门”事件是公德缺失,克林顿的“拉链门”事件是私德缺失,所以前者被弹劾,后者可以留任。我当然明白公众人物的私德具有社会榜样的影响力,所以我成名之后鄙视任何私德方面的丑闻。"知道的越模糊,愤怒的越具体"希望各位在炒作看热闹之余也进行一点文化思考,能带来文化的进步,我被网络消费的同时,也为各大自媒体赚足了流量我认了… 作为公众人物,被指控一事受到广泛关注甚至媒体的借机炒作,连凤姐对我微博的评价也成了一个新闻,这些均可以理解。但是我仍想对“立波有难,八方点赞”这篇哗众取宠的文章单独的谈谈我的看法与各位推敲… 首先,正如有媒体客观指出的那样,按照中国的网民基数,再看看所谓“点赞”的人数,两者其实相去甚远,远远够不上“八方”,更代表不了民意。我相信,所谓点赞者,主要是那些活跃于网络的对本人有偏见者,至于这些人为什么会对本人有偏见,后面有叙。但更多的网民选择了沉默,在这沉默的大多数中,我相信一定存在着相当基数的本人的支持者,否则就无法解释过往十年场场爆满的剧场票房以及本人所参与的公益类电视节目屡创收视纪录的现实。 那么为什么这些愿意出高价买票进剧场听“清口”(不是荤口、俗口)的观众此时不愿发声?这其实是个普通的心理学常识,商店的留言簿里,通常都只有不满意的顾客会留下意见。一个医生一天看了10个病人,9个满意的不会留下什么表扬,但一个不满的则可能大闹一场。也许是人们在可以自由表达时更趋向于发泄不满,特别是在可以匿名的情况下,因为不需要为自己的发言负责。 我只想说,那些对此事幸灾乐祸的“点赞”者们,你们除了网络传言之外,真的了解周立波吗?你们看见过周立波一个人对1万四千观众2个半小时的海派清口现场吗?客观而言,相当一部分“点赞”者的偏见是源自多年前本人在偶然场合的一句“咖啡大蒜”的无意调侃。就因这句话本人被骂至今,其中的无奈只有我自己清楚,事已至此那我便将原委道明吧! 2009年,当时有电视台欲邀请我与北方的郭德纲先生同台献艺来一场南北曲艺的杂烩,考虑到本人的海派清口与郭先生的相声从品相到内容的大相径庭,所以我婉拒了同台献艺的好意,并确实用了一句“喝咖啡的怎么能和吃大蒜的呆在一起呢”,无非是我的一句场面上的调侃,哈哈一笑以解尴尬气氛而已。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咖啡大蒜”只是特定场合针对特定个人的一句特定用语,其适用范围也仅限于我和郭先生两人而已。 万没想到此言一出,立即将本人卷入一场骂战的漩涡,首先是那位当事人对我的粗鄙的回应,接着是许多的北方人士的对号入座,形成了一个“大蒜群体”,指责本人搞“地域歧视”。这个“大蒜群体”多年来在网络上对本人冷嘲热讽,也成为今天“点赞”的主流力量。 这令我非常困惑和疑虑。郭先生已经在其节目中以“人渣”粗口回应了大蒜一说,而上海及南方的观众却并没有因此对号入座认为郭先生在骂南方人“人渣”啊。但为什么诸多北方兄弟要将我对郭德纲的比喻硬生生扯到你们自己身上认为我歧视北方人?还有,谢绝春晚一事,我的确说过春晚的受众是9亿农民,我因为不熟悉农民的生活所以不敢献丑。这本是我对自己的表演技能的不自信,不知为何又被解读成周立波看不起农民。多年来,我做慈善,帮助最多的就是农民,我本人三代以上都是农民,我就是农民的孙子,我怎么会看不起农民! 这几天又复读了庞勒的《乌合之众》,深受启发。庞勒认为,群体盲从意识会淹没个体的理性,个体一旦将自己归入该群体,其原本独立的理性就会被群体的无知疯狂所淹没。的确如此,例如,文革中,本来生活中一个个老实巴交的好人,一旦汇入某个群众团体,在批斗大会上就会变的凶神恶煞般杀气腾腾,其残忍表现甚至连事后的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其实他根本不了解台上被批斗的那个人。同样,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好人,一旦将自己归入“大蒜群体”,就会被群体非理性情绪所淹没,特别是在网络匿名无需对发言负责的情况下,更容易形成庞勒笔下的“乌合之众”。注意,我指的是庞勒笔下的“乌合之众”,而不是汉语里骂人的那个乌合之众,请各位千万不要误读!以免“咖啡大蒜”再出续集。 所谓的网络民意,是民众的心声,还是特定群体的“乌合之众”,两者一定要加以严格的区分。键盘上的东西,代表不了民意。我们必须具备理性看待网络声音的智慧。国家不能被键盘操控,否则,中国未来的民主化进程就可能被键盘、被某些人、某些事件所误导。看着网络里的现状,我更坚信:西方的大选民主绝不可以也不可能照搬到中国,否则,民主很可能演变成乌合之众的街头闹剧。 周立波是有错的人,也是有原则的人,有的人称我为娱乐明星,这是对我的完全误读。我本人最反感的就是低俗恶俗的纯娱乐,最忧虑的也是当前喜剧人霸占荧屏、全民娱乐至死的现状。凡是看过“海派清口”的观众都一致认同这是文化而不是纯娱乐。为了保证“海派清口”的质量,我近年坚持每年在国内只演一场,我需要厚积薄发,去年在纽约的演出也曾在当地掀起一股“红色风暴”。 我无法改变娱乐界的现状,但我不会放弃我的基本原则。我参与的电视节目,包括“壹周立波秀”、“中国达人秀”、“中国梦想秀”、“出彩中国人”,均系健康向上的公益类节目,弘扬的是催人奋进的主流价值,并获得很高的收视。其中“中国梦想秀”荣获电视界最高奖项“星光奖”,在任“梦想大使”的四年期间,周立波家庭为追梦人捐出数百万元善款。 我的节目从无低俗恶俗的搞笑,节目中有笑声也有泪水,创意的源泉来自我热爱我的家乡,热爱我的祖国,我最喜欢的歌曲就是“我爱你,中国”。网上说我最近一年退出电视是因为被封杀了,其实,仅在去年,我就谢绝了三档韩式娱乐节目的邀请,我将其视为文化侵略,我绝不会出现在我不认可的节目里。周立波不需要廉价的笑声、反感无底线的娱乐,周立波不挣这种钱。 最后,对所有关心我的人表示感谢,事件后,我和我的家人收到了无数的信息短信,谢谢你们的关心和鼓励,我就不一一回复了,我一直以你们为骄傲…
今日(27日)一早,周立波妻子胡洁通过微博发表长文,不仅盛赞丈夫周立波对艺术的追求和能力。对于日前周立波事件在网络上的发酵,她怒斥这是被“网络暴民变异为带腥味的八卦,和网络上定期发作的“丑闻”,并表示“人性被网络网络搅肉机绑架,我们除了心碎还会碎掉什么!” 全文如下: 我们是谁 2016年年初,我和先生去西印度群岛中 的一个小岛上居住。 为什么是居住,而不是旅行?因为我们在这个近乎与世隔绝的岛屿上停留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 其实,更严谨的说辞是旅居。 旅居是我们喜欢的方式。在这个移动媒体盛行的时代,我们也以移动的方式生活着。在小岛上我们自休自足,无欲无求,几乎完全遵从着祖先定义的自然节奏——饥吃困眠。 先生除了每天陪我在海边散步,却从来不忘记每天例行的健身。出汗,不断地出汗,是他抵抗时间的手段,更是消解疲倦,激活创意的方式。 看着先生的背影,我常常有瞬间的恍惚:那个可以在万人体育场的舞台上纵横捭阖的男人,那个可以连续24小时承受演播室灯火炙烤的男人,是我眼前的这个男人吗?那个舞台,我只是登上去数分钟,就已经被惊到晕眩,甚至颤抖;那个演播室,灯光虽然光彩炫目,但连续经受它的照耀,简直就会被它烧掉!而先生却能掌控这一切,忍耐这一切,坚守这一切,将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带到人迹罕至的非常地带。 这个地带,真得形同孤岛。在世界的尽头,在思想的尽头,提供我们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一起去面对那些无比重要,却从未顾及的终极命题。 我是谁?我们是谁? 这个问题由许多人提出,提问的地点也颇具意味。现代派画家高更在远离现代文明的塔希提岛上自问“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并创作了一幅同名绘画作品,奠定了他在绘画史上的地位,更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无限思索。 提问者,回答者,在这个问题中间勇敢穿行之后,仿若都肩荷着伟大的疲倦。在这个时代保持独立的行为与安静的思考,是奢侈的。因为我与先生,已然在红尘中突兀太久。 上世纪90年代末,我走上自主创业道路,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代温州女商人。 当我们与财富、胜利、婚姻并行或博弈的时代,是中国的商业文明逐渐发育,传统文化趋于没落的时代。按照上个世纪的标准,我们也许算不上完美版本的好孩子,但我们努力在一个没有秩序的世界里制造着规则,在一个应该奋斗的年龄将血与汗倾力奉献。 作为经历过沦落的天才,先生需要理性的支持;作为婚姻失败的女性,我需要情感的抚慰。两个有故事的成年人实现了勇敢的跨界:跨越对婚姻的畏惧;跨越对金钱的质疑;跨越对未来的犹豫。十年相守,灵魂联袂,从此再无命运的轻慢与调侃。 “因为有了因为,所以才有了所以。既然已成既然,何必再说何必。”先生专门为我而作的歌曲《因为》,唱尽了我们曾经的故事与奇妙的相遇。因为有了因为,所以才有了所以。比谶语更谶,比禅语更禅。一切都是命运,一切自有安排。我们所有的付出和失败,也许就是为了等待正确的相遇与美好的相守。 跌宕的生活岂不是一只巨大的筛子,它筛选着生活的智者,强者,筛选着人类的优秀种子。是的,谁懂得了为什么生活,谁就能承受任何一种生活。 媒体是文化的前哨,我们虽然是市场经济的先行者与受益者,但也是传统文化与商业规则的恪守者与捍卫者。当网络时代突然降临,它以几无底限的破坏力颠覆着无形与有形的一切。在一个媒体失却把关人,人人都可能成为暴民的今天,我们的奋斗,连同我们的情感,频频被变异为带腥味的八卦,和网络上定期发作的“丑闻”。 一个夜晚,温州的朋友圈转发了一封关于我的帖子,通篇充满恶毒的诽谤,将我的故事演绎为不堪入目的版本。更加荒诞的是这个帖子后面,竟然还跟着商业广告。这是什么东西,是网络世界的怪胎?还是商业时代的魔鬼?当人性被网络搅肉机绑架,我们除了心碎还会碎掉什么! 是我们出了问题?还是时代出了问题? 旅居纽约,观察到在美国求学的青年人,他们的问题不是学习成绩,而是跨文化的沟通能力。与一个时代,一个族群的沟通,不仅考量着他们,也同样考量着我与先生这样一代人。 生活就是生活,沉重到可以吞噬到所有轻松。片刻的痛苦,也许只因为我是女性。看到竞选中的希拉里,她真正的强势来自陪伴在身边那个叫克林顿的男人。无比幸运的是,当谎言以跳梁小丑的方式出现的时刻,我的身边永远守卫着一位叫波波的幽默大师。 世界再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化交际圈。先生曾说:距离你最近的人,决定着你的幸福与成败。我与先生就是这样的伙伴,而且是两个最好的小伙伴,以24小时永不分离的状态,旅居于世界的角角落落。见识不同的风景,理解不同的文化,结识不同的朋友。我们学会永远不被哪一方的言论影响,也学习着以愈加宽容和开放的心态面对一切。 “当你功成名就,你会有一些虚假的朋友和一些真实的敌人,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取得成功;如果你找到了平静和幸福,他们可能会嫉妒你,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快乐。”这是伟大的特蕾沙修女的话,我深以为然。 我们是谁,也许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以我们的方式,与这个时代相处,与这个世界对话,在寻找自己的旅途上成为最好的我们。 (完) 1月26日早上,周立波妻子胡洁通过微博发布自己的一封手写信,力赞丈夫周立波“完美”。对于近日的是非,她更表示“请不要过早下结论,先操心自己的生活”。此微博目前已删除。 在信中,胡洁先是赞美周立波是真正的艺术家,不仅拒绝了“帮助韩国文化侵略”还致力于公益节目。她还强调周立波很爱国,曾带领2800位中国人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含泪唱义勇军进行曲。接着她还以妻子的身份大赞周立波是个“完美级别的老公”。
两人是在2010年初被媒体爆料的,媒体称周立波的女友是温州一家不锈钢公司的老板,名叫胡洁,系温州外逃海外的贪官杨秀珠司机杨胜华的前妻,已经年过四十,看起来气质不错。周立波与之十分恩爱,出席重要场合都会带着她。 “我和她都是有故事的人,我半生的等待都是为她。 ”提到妻子胡洁,周立波赞不绝口,“我们早就生活在一起,有了很长时间的了解,我们两个人很合得来。证早就领了,现在是时候公告天下了。 ”周立波如是说。
中国脱口秀演员周立波在美涉枪支毒品案的重要涉案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员唐爽近日发出名为《我对周立波先生夫妇有话说》的说明,称“望故人弃恶从善,改过自新,不要加害无辜”,否则“绝不姑息”。 全文如下: 《我对周立波先生夫妇有话说》 为什么不想开口:有来自地狱的威胁,有来自妖魔的恐吓,有来自年迈父母的担忧,有来自亲朋长辈的牵挂。 为什么必须开口:不忍看奸人横行,不忍看好人蒙冤,不忍看科技兴邦变戏子误国,不忍看教育强国变诈骗毁人。 以一人之安慰比社会之正义,孰轻孰重?子曰当仁不让,屈子曰虽九死而犹未毁。我读了三十年书,教了三年书,做了十年科研,一介书生、科研人员,明白一个道理:为人宁可站着死,处事不能倒着生! 华夏人文明悠久,共和国政祚永昌,岂容一个戏子侮辱!五千年和平积淀,十四亿炎黄贵胄,岂容一家演员亵渎! 千古绝唱,戏子愚乐于民众,浊口不绝,色泽鲜艳,吾寒窗数十载,无耐被奸人所害,壮志未酬。虽有亲朋屡劝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又有年迈父母等我奉养,各种事故牵绊,威胁满眼,但七尺男儿骨气尽在,举头三尺有神明,望故人弃恶从善,改过自新,不要加害无辜,不然我绝不姑息,虽在万里,亦当还原事实真相,揭你们一家之无耻谰言,卑鄙行径,还浩然正气于民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