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球队也有春天(6):东欧足球最后一次征服欧洲是如何办到的?
【章鱼视角】一支来自东欧的球队战胜拜仁这样欧洲豪门,克服种种困难之后站上欧洲之巅,这在今天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1987年,贝尔格莱德红星制定了一项5年计划,以夺得欧洲冠军杯作为球队终极目标。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对于任何俱乐部来说这,想达到这一目标都不容易,况且这支球队还来自动荡不安的前南斯拉夫。
1991年3月,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就已爆发武装冲突。在这种背景下,红星将士仍然将注意力保持在足球上,凝聚成了历史上最受低估的队伍之一。
1991年问鼎欧冠之前,红星已经连续4个赛季拿到了本国联赛冠军。在主帅罗波科·彼得洛维奇的调教下,红星的战术明显领先于那个时代,他们的快速反击以及中场球员对对方施加的压迫,像极了今天的高压逼抢。
光有教练的构想显然还不够,幸运的是,红星当时有一批能够将主帅意图付诸实践的天才球员。当家射手达尔科·潘采夫在1990-91赛季各项赛事打进40球,在金球奖评选中位居次席。不过,这并不是一支“一个人的球队”,其他球员的能力同样不容小觑。
球队队长、主力门将斯蒂凡·斯托亚诺维奇在门线前一夫当关,米奥德拉格·贝洛德迪奇曾在1986年随布加勒斯特星举起大耳朵杯,此时他是红星的后防中坚。弗拉季米尔·尤戈维奇、西尼萨·米哈伊洛维奇、罗伯特·普罗辛内茨基、德扬·萨维切维奇更是堪称足球史上最杰出的中场四人组之一,这四人是不折不扣的“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编辑
后来在皇马巴萨都效力过的普罗辛内茨基
1990-91赛季欧冠首轮,红星虽然首回合在主场1-1战平瑞士的草蜢,但在客场完成了一场4-1的大胜。
次回合的剧情则基本颠倒了过来,他们先是首回合主场3-0完胜苏格兰冠军格拉斯格流浪者,又在次回合客场与对手1-1踢平。有一则赛前趣闻是这样说的,流浪者助教沃尔特·史密斯在首回合前被派去侦查红星的训练,回来后他对主帅格拉厄姆·索内斯说:“我们完蛋了!”事实证明,史密斯所言非虚。
闯进八强后,红星的对手是东德联赛倒数第2个赛季的冠军德累斯顿迪纳摩。首回合,红星再次踢出象征完胜的3-0;次回合他们2-1领先到了第78分钟,由于德国球迷向场内投掷了大量杂物,当值主裁不得不取消了比赛,事后欧足联官方判定红星3-0获胜。
红星半决赛的对手是真正的德国霸主拜仁慕尼黑,首回合在慕尼黑奥林匹克球场,他们出人意料地2-1逆转取胜,但回到主场后,他们险些丢掉了晋级希望。
尽管米哈伊洛维奇在次回合第24分钟便为红星首开纪录,但拜仁在下半场的6分钟内连进2球,并且在剩余时间里一直对红星呈现围攻之势。
多亏斯托亚诺维奇为红星把好了最后一关,主队的希望才没有破灭。最终拜仁后卫克劳斯·奥根塔勒在第90分钟自摆乌龙,红星才涉险过关。
红星与马赛的决赛在意大利巴里的圣尼古拉球场进行,法国球队在1/4决赛中淘汰了卫冕冠军AC米兰,同时拥有克里斯·瓦德尔、巴塞尔·博利、阿贝迪·贝利、让-皮埃尔·帕潘等球星,其中帕潘夺得了当年度的金球奖。
眼看对手阵容强悍,彼得洛维奇非常识时务地改变了红星的战术打法。这支决赛之路上平均每场都能打进不止2球的球队,在决赛中踢得保守且实用。
对此,米哈伊洛维奇并不讳言:“我觉得那是欧冠历史上最无聊的决赛。如果我们投入兵力于进攻,我们可能就要输了。不是因为马赛的球员比我们强很多,而是因为他们习惯于踢这种关键比赛,而我们这边有很多21到23岁的年轻人。
“比赛开始前的几个小时,我们7个人凑到一起观看马赛的比赛录像,我记得彼得洛维奇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攻出去,就会给对方留下大量反击的机会。’于是我问道:‘那我们怎么办?’
“他回答道:‘你们拿到球就把球交还给他们。’于是我们在120分钟的比赛里一直踢得很务实,基本没有控球。”顺理成章地,比赛被拖进了点球大战。
红星之所以如此盼望点球大战的到来,是因为当赛季的南斯拉夫顶级联赛所有平局都必须通过点球大战来决出胜负,因此红星在12码点前相当有自信。
在马赛的曼努埃尔·阿莫罗斯首轮罚失之后,双方弹无虚发。随着第5轮潘采夫的一锤定音,率先罚球的红星5-3取胜,提前1年实现了4年前许下的欧冠梦想。
虽然在那以后,红星的主力框架被西欧豪门抢购一空,但他们在1991年创造的奇迹,在足球世界中永远不会被磨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