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图来了!未来厦门中山公园长这样,真是太美了!改造工程启动
春季樱花烂漫
夏季凤凰木火热
秋季美丽异木棉淡雅
冬季多花紫花风铃木绚丽
……?
你看过中山公园这样的四季吗?
经改造提升
这样的美丽景观指日可待~
近日,记者从思明区市政园林局了解到,中山公园绿化景观改造提升工程已启动,将从文化、水体、设施、植被等多方面入手,预计10月前完成大部分景观工程。?
改造项目启动
景观品质大提升
前日下午
记者在中山公园看到
作业人员正在进行
植被清理、作业区域围挡封闭等前期工作
中山公园是厦门的第一座公园
历史上有“华南第一园”之称
于2008年被评选为国家重点公园
具有浓厚的历史人文底蕴
历经岁月变迁,见证城市发展
如今中山公园存在
文化建筑老旧、水体水质不佳、
设施单一、舒适感不足、
植被老化杂乱等问题
公园景观品质与内涵亟须提升
设计人员介绍,此次改造提升范围总面积约10.6公顷,其中水系2.48公顷,以“破坏重建、破损修复、恢复保留”为设计手法,从文化建筑的修复与重建、水体水质提升、设施改造提升和植被的优化与更新四个方面进行,致力于将中山公园打造成具有厦门特色的国家重点综合公园。
修复建筑风貌
南门将封闭施工
公园现有
建筑、亭子、桥梁、
雕塑及摩崖石刻等景观
都具有浓厚的历史底蕴
此次改造的重点
就是对这些历史文化建筑进行修复
恢复其原有风貌
设计人员介绍
中山公园的南大门、西大门、北大门等
整体结构稳固
但部分构筑物老化、外表脱落
需进行清洗修复
为了确保安全
施工期间南大门将封闭
南大门与少儿图书馆之间将增设一条便道
方便游客出入
此次改造也将对建筑和雕塑等
进行表面清洁和保护,避免破坏
如晓春桥、荷庵桥、星河桥等11座桥、
竹亭、栏杆以及摩崖石刻等
位于公园竹林处的音乐亭
目前仅剩亭子基座
本次改造将在原址复原重建
重现音乐亭往日风采
中山公园南门的醒狮球雕像
被誉为厦门第一城市雕塑
雕塑上怒吼的狮子
带有呼唤国人觉醒之意
改造除了将用酸洗等方式
清除雕像及水池的污渍外
还将恢复其原有的喷水功能
展示醒狮球特有的魅力
提升水体环境
构建自然生态环境
湖面藻类过度生长、水体能见度不够
部分区域有异
这是中山公园水系目前存在的问题
此次改造主要
从水循环、生态修复、驳岸改造三方面
对公园水体进行提升,保证水质
具体来说:
一是采用泥膜共生处理设备,提升水体水质等;
二是种植有净化功能的水生植物,用生态措施增加水体自净能力,实现水环境可持续发展;
三是针对公园现有驳岸状况,在有条件的地区设置草坡入水驳岸,构建自然、生态的水岸环境。?
拓展绿化空间
一年四季花不断
改造公园园路,采用露骨料透水混凝土
透水性好且路面平整
在公园中岛、竹林、歌舞剧院等地
利用林下空间建设小广场……
在改造中
中山公园的便捷性、舒适度将不断提升
公园内的三个大门、桥梁、魁星亭、鼎足亭等7座亭子、花艺馆、花展馆等建筑屋檐、轮廓还将增设洗墙灯、轮廓灯、瓦楞灯等暖色夜景灯,营造古朴淡雅的夜景效果。
设计人员介绍
公园的植物整体基底好
但部分区域出现
植被老化、生长杂乱等现象
设计将以“留、理、营、彩、新”为策略
以公园现有的凤凰木、
美丽异木棉、洋紫荆等植物为基础
在公园东南侧新增
樱花、多花紫花风铃木等树种
以及耐阴的地被
营造一年四季花不断的景观效果
在醒狮球雕像附近现有大量棕榈科植物
接下来将种植耐荫植被
新增互动式雾森设备
打造热带雨林效果
在公园南大门等部分节点
还将采用花境小园林的造景手法
种植上万寿菊、凤尾、
虞美人、三色堇、百日草、夏堇等
颜色鲜艳的花卉
搭配形态各异的景观石
此外,公园还将构建
智慧公园系统
包括水环境监测系统、智慧浇灌管养系统、
智慧服务系统等八个子系统
改造后,将实现公园免费无线WiFi全覆盖。市民游客通过掌上中山服务平台即可了解公园内的景点介绍,更好地感受公园的历史文化底蕴。
希望新的中山公园
早日和我们见面!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