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教程网

晓寒:白云一片去悠悠

来源:视频教程网 作者:吴老师 时间:2021-12-08 01:45:00
关注
确定取消

外出散步,走累了,停留在一处河湾,靠在栏杆上听《春江花月夜》。风徐徐吹过,潺潺流水,在月色溶溶里泛着波光。浑厚的男中音从手机中飘来,像月光一样流泻,有一种置身梦中的感觉。  这样一首长诗,一代代流传,令无数人倾倒。我反复地读过,听过,我不止一次地问过自己,那个叫张若虚的人,在《春江花月夜》中到底写了些什么?或者说到底要表达什么?这是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他似乎什么都没写,只是宣泄了一种情绪,记录了一种感慨,也可以说抒发了一种落絮飞花的闲愁。就像一个孤独的旅人,在一条离故乡渐行渐远的路上,面对飘落的黄叶、凋谢的山花时那一声轻微的叹息。只是那样一声叹息,穿越了地域的界限,一重又一重时间的山水,在今天听来,依然感同身受,让人惆怅,让人感伤,仿佛“我”就是那个人,回到了那样的年月。  再一次听,再一次细细品味,张若虚似乎又写了无限多的东西。孤月、江流、原野、落花、芳甸、离人、思妇,空间的陡转、时光的流逝、命运的漂泊、血脉的延续……似乎在春深似海的季节,一个慵懒的午后,吱呀一声推开了一扇古画中的门,沿着小径,绕过嵌在青砖上的绮窗,穿过长长的栅栏,走进了一个没有边际的空间。那个不断走向遥远的人,是你,也可能是我,小小的一点,像是浮游在苍茫中的一粒尘埃。看到了种子、篝火、图腾、城堞、卜辞、匍匐在地上的影子,听到了一声声梦呓般的祝祷和天问。诗人以柔软的紫毫,开辟了一条漫长的通道,通道的另一端,便是历史长河的源头。沿途的一切,笼着薄薄的烟云,介入似真非真之间,朦胧、飘忽、迷离、梦幻。  大凡经典,总是超越想象的边界,充满了执著的力量,如故乡那块土地,哪怕比一张邮票还小,其意义也是庞大的、芜杂的、立体的,有无限的可能,经得起种种宏大的甚至是前后相悖的诠释。就像一群人进入一座原始森林,枯藤、古木、像长髯一样飘拂的苔藓、飞禽、猛兽、爬虫以及泥土覆盖下熙熙攘攘的灵魂,出现在不同的目光里,每个人看到的东西各不相同。有些人甚至什么也没有看到,只感受到一种亘古的蛮荒,浩浩荡荡,铺天盖地而来。而这些东西,正是他们在内心所追寻的。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各取所需,各有所属,你看到你的风景,我感受到我的气象。《春江花月夜》就是以这样的魅力,在繁花似锦的唐代诗坛脱颖而出,传唱不衰,赢得“孤篇横绝、压倒全唐”的美誉,被闻一多先生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手机里的男中音还在耳边响着,我喜欢他嗓音里那种淡淡的忧伤,像风一样拂过心头,仿若把我带向了那个湮远的初唐,或许我就是那个青衣小帽的诗人,难道不是吗?  这是春天一个平常的夜晚,头顶有月,树上有花,栏杆外,一条流水穿过数重青山,灿烂地流向远方。

更新时间 2021-12-08 01:45:00